7月美债获多数主权投资人增持 债务规模高企之下外资能否持续回流?

最新信息

7月美债获多数主权投资人增持 债务规模高企之下外资能否持续回流?
2023-09-19 08:24:00
在美国国会最终达成协议、化解债务上限危机后,7月的海外投资资金持续回流美国资产市场。其中,美债增仓行为在7月份占据主流,尽管当月美联储如期加息25BP,但仍有不少海外投资者增配美债。
  美国财政部当地时间周一(9月18日)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2023年7月,海外投资者(以下简称“外资”)持有美债总规模环比增加920亿美元至76549亿美元。美债前两大“债主”持仓操作方向背离,其中,日本所持美债规模增加69亿美元至11125亿美元,而中国大陆持仓量则减少136亿美元至8218亿美元。
  多方面数据显示,美国劳动力供给已经缺乏弹性,未来劳动力均衡化只能依靠压制需求来实现。同时,“去通胀”任务进入第二阶段,即供给修复明显放缓,必须依赖于需求的收缩以继续压低通胀中枢。业内观点称,美联储已行至“三岔路口”,较难兼顾“去通胀”、经济软着陆和金融稳定,后续美元资产大概率将持续承压。
  外资持有美债规模升至近一年半高位
  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持有美债的38个国家和地区中有22个在7月份增持美债,占比为57.89%,海外投资者累计增仓幅度为920亿美元,创去年2月以来新高。截至7月末,外资持有美债76549亿美元,其中,有49.12%为各国/地区官方持有,而在官方持仓配比方面,中长期美债占比93.7%。
  具体来看,7月份,前十大美国海外“债主”增持居多,开曼群岛、加拿大和卢森堡的增仓规模最大,分别增加315亿美元、229亿美元和181亿美元。当月,由于卢森堡的大幅增仓与比利时的基本持稳,二者持仓排名发生互换。此外,开曼群岛持仓排名也一举由第九位升至第七位。
  再来看美债前两大“债主”的表现,中国大陆2023年7月净卖出136亿美元美债,目前持仓8218亿美元,续刷2009年6月以来新低,并连续16个月持仓低于1万亿美元。
  据新华财经统计,中国大陆持有美债规模的历史最高点为2013年11月,当时达到了13167亿美元,相较于2013年的峰值,截至7月末,中国大陆已经累计减持约4949亿美元美债,这反映了我国目前在优化外汇储备结构和分散资产风险方面的努力。
  而作为美债第一大持有国,日本在7月份继续保持增持态势,净买入69亿美元美债,仓位升至11125亿美元。日本的持仓操作在今年以来未形成趋势性变化,基本为“增减交替进行”。
  回顾历史数据,日本投资者在2022年以来的多数时间选择抛售美债资产,今年5月曾一度减持304亿美元美债。市场观点称,尽管美日两国货币政策路径存在较大偏差,但日元资产不断贬值使得其本国资产吸引力不佳,在此背景下,美元资产仍为不少机构配置首选。
  TIC报告还显示,7月,包括投资美国长短期证券和银行流动在内,海外资金整体净流入1406亿美元,连续两个月净流入,且流入规模均超过1400亿美元。其中,5月曾经净流出1682亿美元的海外私人投资者资金,在7月净流入1406亿美元,规模超过6月的1198亿美元,央行、主权财富基金这类海外官方机构的资金净流入88亿美元,远不及6月规模280亿美元,但高于5月的流入规模6亿美元。
  此外,7月海外私人投资者净买入美国长期证券456亿美元,远不及6月的1839亿美元,其中,私人投资者净买入586亿美元,而6月净买入602亿美元的海外官方机构7月净抛售131亿美元包括海外投资组合通过股票互换购入的美股在内,进行一些调整后,海外7月总体净购买美国长期证券88亿美元,远低于6月的1959亿美元,也低于5月的175亿美元。
  美联储7月延续加息25BP 美债收益率宽幅震荡
  由于TIC数据的两个月时滞性,参照数据发生时期的市场情况可以解释数据变动。7月的美联储议息会议基本“乏善可陈”,美联储并未传达明显政策信号,市场基本已经提前消化预期。美联储7月会议加息25BP,将目标利率升至5.25-5.5%。此前,多数机构曾预计7月是本轮最后一次加息,希望鲍威尔能给出一些新的指引,但其回答依然是“一会一议”和“数据依赖”,没有态度上的改变。
  从市场表现来看,美国债券市场在7月经历了一番宽幅震荡。数据显示,10年期美债收益率7月初围绕3.86%窄幅波动,前半个月快速攀升一度突破4%的关口,下旬时最低触及3.75%,月底则由于通胀数据高企和利率决议等原因重回4%附近,全月收益率累计涨约12BPs,振幅则超过30BPs。
  彼时,美联储对于通胀的看法依然偏谨慎。虽然美国6月份CPI数据明显降温,鲍威尔也承认优于预期,但他依然强调单月数据不具有代表性,核心通胀仍较高。鲍威尔还预计称,通胀要到2025年才能回到2%;不过,只要通胀稳步下降,可以在降至2%之前停止加息,甚至开启降息,将利率降至中性水平;此外,他还认为降息与缩表不冲突,可同时进行。
  另一方面,彼时的信贷紧缩问题愈发明显,也令美元资产吸引力进一步下降。纽约联储调查显示,在截至6月份的12个月中,信贷申请遭拒绝的比例升至21.8%,创下2018年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今年3月,硅谷银行倒闭掀起美国区域性银行危机。出于经济前景不确定、对风险的容忍度降低以及对流动性的担忧,美国银行业倾向于增加存款,并降低了放贷意愿,信贷供应大幅收紧。由于贷款条件收紧,许多人甚至直接放弃申请贷款。
  多数机构认为,美国经济虽然暂不会陷入负增长,但增长动能将进一步弱化,部分指标将继续恶化。劳动力市场虽仍强劲,但可能降温,失业申请及失业率将小幅上升。同时,利率上升将继续抑制消费者信心和企业投资支出。四季度美国经济将继续放缓,明年一季度美国GDP增速可能会处于0附近或陷入负增长。因此,如果美联储要采取降息举措,可能会等到明年上半年才开始考虑实施。
  从美债存量角度来看,过去数十年,债台高筑已成为伴随美国经济的常态。美国政府在经济衰退时期,习惯于通过不断推高财政赤字和宽松银根,延缓危机到来。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美国债务规模占其GDP的比例到2052年将高达185%。2022财年财政赤字占支出的比重已攀升至22%,这意味着2022财年政府每支出5美元,就有1美元是透支的。
  据美国债务钟实时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9月18日20时,美国债务规模首次超过33万亿美元。《纽约时报》的报道称,国债总额再创新高的数据正值联邦支出再度引发争议、政府面临停摆之际,美国的财政前景堪忧。据悉,如果国会无法在9月30日之前通过长期的拨款法案或者短期支出法案,政府将面临停摆危机。
  正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济学家菲利波·戈里指出,严重的债务危机可能导致世界大多数国家不再信任美元,加速其国际霸权的终结。这将是美国自己制造的“惊人溃败”。
  此外,尽管7月外资对美债的总体持仓规模有所上升,仍有不少国家央行的外汇储备多元化配置步伐加快。尤其是随着跨境贸易本币结算日益推进,越来越多国家意识到,外汇储备的美元资产占比似乎偏高,未来需要进一步分散化资产配置以解决单一资产占比过高的风险。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7月美债获多数主权投资人增持 债务规模高企之下外资能否持续回流?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