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常会聚焦稳外贸政策 推动“稳规模优结构”

最新信息

国常会聚焦稳外贸政策 推动“稳规模优结构”
2023-04-15 02:19:00
今年以来, 我国外贸数据呈现逐月向好态势,尤其是出口表现积极。4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中国进出口总值5429.9亿美元,同比增长7.4%,环比增长32%。其中,出口3155.9亿美元,同比增长14.8%,远超市场预估的下降7.1%;进口2274亿美元,同比下降1.4%,好于预估的下降6.4%;贸易顺差881.9亿美元。
  同时,我国外贸迎来政策支持。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以下简称“国常会”),研究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政策措施。会议指出,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对稳增长稳就业、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要针对不同领域实际问题,不断充实、调整和完善有关政策,实施好稳外贸政策组合拳,帮助企业稳订单拓市场。
  无独有偶。3月底商务部在西安举行的2023年全国外贸工作会议也提出,要重点做好政策保障,促进抓订单,培育外贸主体,保障优势产品出口等政策,以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王静日前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说:“此次国常会提出研究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政策措施,明确‘实施好稳外贸政策组合拳,帮助企业稳订单拓市场’等恰逢其时。我国出口的结构性调整势在必行,中国出口目的地分化趋势或将进一步加强,并预计随着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区域合作生态落地生效、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我国出口外贸有望迎来新的增长动力。”
  多措并举稳出口
  此次国常会指出,要想方设法稳住对发达经济体出口,引导企业深入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和东盟等区域市场。要发挥好外贸大省稳外贸主力军作用,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增强政策协同效应。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此举既要通过综合施策,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订单难题,也要想方设法维护和拓展外部市场,同时还要发挥好外贸大省的主力军作用,多措并举稳出口。
  对于此次稳外贸政策出台的原因,王静对记者表示:
  一是我国出口的结构性调整势在必行。我国正在由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融入全球产业链,供给鞋靴、纺织和箱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向以出口机电制造、新能源相关产品为主转型,这不仅顺应了中国发展方式的转换,也顺应了中国在全球市场当中比较优势的转换。
  来自中国银行研究院的统计显示,电动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新三样”出口稳步增长。2022年,中国工业制品出口增长9.9%,拉动整体出口增长9.4个百分点,其中锂电池、电动汽车等产品出口增速均超过60%,出口新动能快速成长。自研技术、产能高、度电成本低是中国绿色产品出口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中国出口目的地分化趋势或将进一步加强。王静表示:“预计中国对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出口延续下行,但是对东盟出口快速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可对冲前者带来的下行压力。”
  会议还强调,当前经济恢复正处于关键期。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扎实做好经济运行监测、形势分析和对策研究,适时出台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巩固拓展向好势头,推动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
  王静认为,2023年以来,随着疫情影响明显消退,稳经济政策靠前部署,中国经济持续恢复,生产和需求两端双双改善,就业和物价总体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显著好转。内需回升在一定程度上抵补外需放缓压力,经济运行总体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但同时也应看到,当前经济修复具有更明显的结构性特点,部分领域的筑底修复仍需时间,如房地产行业、大宗消费行业等。
  王静还指出,务实管用的稳增长政策十分必要。一是要扩大内需,继续发挥投资在稳增长中的关键作用;二是改善民营经济的预期和信心。
  出口结构性亮点值得关注
  对于我国当前外贸形势,王静对记者表示:“外贸出口降幅有望收窄。2023年1—2月中国出口降幅缩窄,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下降6.8%,相较于2022年12月(-9.9%),降幅收窄3.1个百分点,预计2023年3月有望延续收窄趋势。”
  “一是由于海外数据有所改善支撑外需筑底。2023年1—2月全球经济走势好于预期,欧美经济下行速度放缓,发达国家制造业PMI指数较2022年12月有所改善,连续两个月回升。发达经济体商品通胀水平有所缓解,这对国际需求存在一定的支撑作用。二是由于疫情对生产稳定性的影响消退,国内生产领域恢复明显加快,产业链供应链堵点打通。”王静解释说。
  王静还表示,整体来看,我国当前出口仍承压。因为一方面从国际来看,世界贸易组织将2023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速从3.4%下调至1%,低于2022年增速约2.5个百分点。2023年3月,作为“全球需求风向标”的韩国出口贸易额已连续6个月同比负增长,3月降幅甚至高达17.2%。另一方面从国内来看,2023年3月,新出口订单从2月的52.4%回落至50.4%,体现国际需求仍然较弱,加之2022年同期基数较高,当前出口增速仍将承压。
  商务部有官员在4月4日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从已回收的广交会1.5万家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看,订单下降、需求不足是遇到的主要困难,今年的外贸形势严峻复杂。不过,该官员同时指出,我们也要看到中国外贸所具有的竞争力、韧性和优势。
  受访专家也称外贸出口的结构性亮点值得关注。王静向记者介绍,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区域结构仍有支撑。东盟国家内需走强有望拉动中国终端产品出口增长。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东盟五国2023年经济增速为4.9%,高于西方发达经济体的1.1%。RCEP深化落地将带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产业链层面的协作加深,促进“中国—东盟国家—欧美”出口路径的发展。
  二是电动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出口新三样”具备全球竞争优势。
  中国银行研究院统计显示,2022年,中国工业制品出口增长9.9%,拉动整体出口增长9.4个百分点,其中锂电池、电动汽车等产品出口增速均超过60%,出口新动能快速成长。
  王静认为:“自研技术、产能高、度电成本低是中国绿色产品出口的核心竞争力,欧洲能源安全需求、新兴市场国家新能源产品需求仍有缺口,这将带动中国出口增长。”
  三是外贸新业态成为出口增长的重要动能。“2022年跨境电商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28.4%,2023年一季度跨境电商指数高于2022年同期,浙江、山东以及深圳等外贸新业态发展领先地区的业务量同比增幅普遍较高,其中2023年1—2月浙江跨境电商出口金额同比增长73.2%。”王静说。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国常会聚焦稳外贸政策 推动“稳规模优结构”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